新型電力系統短期看電網,中長期看儲能。在新型電力系統的結構里,儲能是護航新能源發展的壓艙石。我們認為,實現碳中和的路徑主要有2條:1)短期看大電網,特高壓建設緩解三北地區的新能源消納問題等。2)中長期看儲能,期待技術突破帶來儲能制造和運營成本的持續下降,未來清潔能源+儲能將是能源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。發電和用電具有瞬時性,而且電力本身較難儲存,因此需要抽水蓄能來承擔調峰、填谷、調頻等多種功能。從整個電力系統的角度看,儲能的應用可以分為發電側儲能、電網側儲能(含微網)和用戶側儲能三大場景,目前電網側儲能主要是國家電網、南方電網建設運營。
儲能市場主導者:2020年全球儲能中抽水蓄能規模占比94%,中國市場占比89%。抽水蓄能以其成本低、壽命長、技術成熟的顯著優勢成為當前儲能市場的主導者,我國現行兩部制(容量電價+電量電價)電價政策,交易機制上采用中長期市場交易+現貨市場交易相結合的機制。國外建設抽水蓄能建設發展較早,但由于電力體制、電源結構、負荷特性等差異,不同國家對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管理存在明顯差異。抽水蓄能電站的運營模式與市場體制和投資主體息息相關,主要分為獨立運營、電網統一運營和租賃制3種模式。全球約85%的抽水蓄能電站采用電網統一經營方式或租賃制形式,約15%的電站通過參與電力市場競價獲取收益。
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:若不考慮重組,我們預計2022-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.14億元、25.84億元、28.38億元,同比增長11.6%、7.0%、9.8%,歸母凈利潤1.16億元、0.84億元、1.02億元,同比增長638.92%、-28.10%、21.39%,對應PE57倍、80倍、66倍;考慮重組我們預計雙調公司(南網調峰調頻公司簡稱,下同)2022-2024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億、13.5億、20.0億元,我們預計上市后公司總市值約390億,考慮到其作為南網唯一抽水蓄能上市平臺,首次覆蓋,給予“買入”評級。
風險提示:資產重組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;政策風險;調峰水電站所在流域的來水不確定性風險等